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检察机关可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络暴力行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时间:2023-09-2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检察机关可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络暴力行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强调,检察机关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诽谤犯罪行为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络暴力行为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意见》共20条,围绕网络暴力的罪名适用规则,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政策原则,网络侮辱、诽谤刑事案件的公诉标准和自诉转公诉的衔接程序以及网络暴力案件的公益诉讼规则等作了明确规定。

      依照《意见》规定,在信息网络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以侮辱罪、诽谤罪定罪处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此外,对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可以适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对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行为,可以适用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意见》要求,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严格执法司法,对于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依法严肃追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的错误倾向。要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恶意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同时规定,具有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网络暴力,组织“水军”“打手”等实施网络暴力,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网络暴力等情形的,依法从重处罚。

      《意见》强调,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对于网络侮辱、诽谤是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应当综合侵害对象、动机目的、行为方式、信息传播范围、危害后果等因素作出判定。同时,《意见》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新闻发布会上,“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了一批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

      (《意见》全文及解读见第三版)


    http://newspaper.jcrb.com/2023/20230926/20230926_001/20230926_001_5.htm

    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检察机关可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络暴力行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2024-12-09

    检察机关可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络暴力行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强调,检察机关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诽谤犯罪行为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络暴力行为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意见》共20条,围绕网络暴力的罪名适用规则,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政策原则,网络侮辱、诽谤刑事案件的公诉标准和自诉转公诉的衔接程序以及网络暴力案件的公益诉讼规则等作了明确规定。

      依照《意见》规定,在信息网络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以侮辱罪、诽谤罪定罪处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此外,对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可以适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对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行为,可以适用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意见》要求,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严格执法司法,对于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依法严肃追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的错误倾向。要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恶意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同时规定,具有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网络暴力,组织“水军”“打手”等实施网络暴力,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网络暴力等情形的,依法从重处罚。

      《意见》强调,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对于网络侮辱、诽谤是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应当综合侵害对象、动机目的、行为方式、信息传播范围、危害后果等因素作出判定。同时,《意见》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新闻发布会上,“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了一批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

      (《意见》全文及解读见第三版)


    http://newspaper.jcrb.com/2023/20230926/20230926_001/20230926_001_5.htm